大红灯笼:高悬在女人们头顶的审视之眼

大红灯笼:高悬在女人们头顶的审视之眼

料事如神 2024-09-25 IDEC和泉继电器 3 次浏览 0个评论

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改编自苏童的小说《妻妾成群》,电影脱胎于小说又不同于小说,原著《妻妾成群》给人的感觉是诡异的,而《大红灯笼高高挂》更多的却是压抑沉闷的气氛。在电影开头,当颂莲面无表情地垂着眼时,两行热泪缓慢地从她的眼里夺眶而出,而在背景音中却响起了迎亲时喜庆的吹打声,这种悲与喜自始至终贯穿全片,成为了整个片子的主体基调。

大红灯笼:高悬在女人们头顶的审视之眼

和现在的大部分宫斗、宅斗剧女主不同,颂莲不是一个单纯善良的傻白甜形象,当她见到雁儿时立刻给了她一个下马威。作为大宅院里的新主人,颂莲必须通过这种方式确认自己的地位,颂莲被老爷所代表的男权社会迫害,颂莲则将自己的满腔愤懑发泄在更为弱小的雁儿身上,这种等级森严的层层剥削在陈家表现得尤为突出。

在陈家的几位太太中,大太太早已成为了丈夫或者说整个男权社会的伥鬼,在影片中,大太太的房间从没有点过灯,以她的外在形象看,老爷无疑不会选择大太太侍寝,但她是陈家不可缺少的角色。大太太在所有女人中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她活成了一种象征,成为整个陈家女性的楷模。

当颂莲拜访各位太太时,对她流露出最大热情的是二太太,她的脸上总是挂着温和的笑意,她不仅和颂莲闲话家常,还送珍贵的布料给她。颂莲和其他太太们第一次站在院子里等待点灯时,颂莲礼貌地和二太太相视一笑,可以说颂莲在一开始对二太太是完全信任的。也正因为这份信任,当颂莲看到雁儿对自己的诅咒并追问对方究竟是谁帮她写了自己的名字时,颂莲完全没有怀疑到二太太身上。

在颂莲吐出二太太的名字时,雁儿并没有回答,雁儿的反应很好地表现了她作为一个犯了错的下人应有的表现:垂着脸没有说话,只是将自己的四肢缓缓地缩回来,并用手指不安地抓着膝盖,这是人在意识到即将出现危机时下意识的保护动作,而后续的发展也验证了雁儿的不安情绪。

大红灯笼:高悬在女人们头顶的审视之眼

颂莲之所以对二太太做出剪伤耳朵这种残忍的报复,正来源于二太太的“示好”,相比起大太太的冷漠和三太太的倨傲,二太太的微笑更令她恐惧,这种微笑是难以捉摸的,也让她深深意识到了人心难测。

二太太在片中是一个相当圆滑的角色,她游刃有余地对付每一个人,能够不着痕迹地将祸水引到任何人身上。当她从颂莲口中得知三太太和医生的私情时,二太太看到呆滞的颂莲,表示“幸亏你昨天给我说了这事儿”,有意无意将事情的源头指向颂莲,而她自己则不过是为了维护这个家庭的“规矩”。二太太两面三刀的个性是其在陈家锻炼出的独有的保护机制,她必须不断打压其他女人、讨好老爷,以确保自己的地位不被撼动。她像一条善于察言观色的狗牢牢关注着主人的每一个动向、向主人邀功请赏,唯恐自己最终也像野狗一样被其所抛弃。

大红灯笼:高悬在女人们头顶的审视之眼

相比起端庄的大太太、八面玲珑的二太太,三太太似乎是一个异类。作为一个曾经的戏子,她的身份常常成为其他太太的笑柄。三太太的出场方式也别具一格,她最早“出现”在片中是在颂莲来到府里的第一个晚上,当老爷和颂莲亲热时,三太太却借口自己有病要老爷来陪自己。显然老爷很清楚三太太的把戏,但他依然去了三太太房中。这是因为老爷对三太太的关心吗?我想未必,老爷此举也许是为了平衡众多妻妾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告诉新来的颂莲:在这个家族中没有人能恃宠而骄,所有太太们的喜怒悲欢乃至生死只与自己的情绪挂钩。

三太太艳丽的外表、轻浮的作风、低贱的身份、泼辣的性格都令人印象深刻,她就像一株火红的玫瑰意外地出现在了这潭死水中。但在陈家波澜不惊的外表下,隐藏的却是汹涌的暗流。颂莲在酒后意外说出了医生与三太太的私情,最终导致了三太太的灾难,许多观众因此纷纷责怪颂莲。而在小说中,这一事实并不是由颂莲说出来的,其实无论是无意吐露真相的颂莲还是亲自捉奸的二太太都并不是杀死三太太的真凶。当颂莲问到他们将对三太太怎样时,下人表示“已经去请老爷了”。这就表明,最终决定三太太去向的不是颂莲也不是二太太,而是陈家最高权威的代表——老爷。

在表现三太太死亡的过程时,镜头从颂莲的角度进行窥探,颂莲始终和家丁们保持着一定距离,颂莲的紧张、不安、恐惧通过颂莲躲藏的身影、惊恐的喘息如实传达给了观众,另一方面也加深了这一事件的神秘和恐怖色彩。三太太究竟看到了什么?镜头没有表达,留给观众的只有颂莲的一连串的凄厉的尖叫声,这种留白的想象空间或许比“看见”本身更有刺激性。

老爷在追问颂莲究竟看见了什么时,颂莲喃喃地重复着“你们杀了她”,面对这种的质控,老爷以一句“疯了”轻描淡写地盖过了这场血腥事件。一个女人只要被冠上“疯了”的名号,她的所有言行都将被视作精神病患者的反常举止。

大红灯笼:高悬在女人们头顶的审视之眼

在陈家的所有太太中,颂莲,一个读过书的女大学生成了这个家庭中的一股新风,她也获得了老爷更多的关注和喜爱。作为一个受过教育的且曾经备受宠爱的小姐,颂莲有着自己的骄傲,当她与老爷度过了第一夜时,颂莲流下了屈辱的泪水,甚至表示自己并不在乎老爷是否来自己房中。但很快颂莲就感受到了来自各方的危机:如果一个太太不能得宠,那么就将受到其他太太的嘲笑打压甚至下人们的冷嘲热讽,这不仅关乎尊严,甚至直接威胁到了自己的生存,因此颂莲不得不加入陈家太太们对老爷的追逐之中,甚至还不惜用假怀孕来挽留老爷。

大红灯笼:高悬在女人们头顶的审视之眼

同时,颂莲这样一个青春靓丽的少女自然也有春心萌动的时刻,而这样的萌动显然不可能是为了和自己父亲年纪相当的老爷。大少爷的外表、悠扬的笛声都让颂莲深深迷恋着,但他们之间横跨着礼法、宗法的鸿沟,注定是不可能有结果的。在大太太喊大少爷从高楼上下来时,大少爷并没有选择和颂莲同一方向的出口,他们只是默默地朝着不同方向的出口走去,这就意味着二人注定走向不同的道路。当二人不约而同地回头时,他们恰好通过高大的门楼对望,但不论他们的眼中心中藏着怎样的情绪,都无法消弭这栋冰冷威严的建筑带来的距离。

大红灯笼:高悬在女人们头顶的审视之眼
颂莲和大少爷相互回望

虽然颂莲和大少爷是不可能有结果的,但大少爷的出现就像这个家庭中从来不曾出现的一丝绿色,给她带来了一点慰藉,颂莲对笛子的执念隐晦地应和了这种无法表达的少女情思。在大少爷将荷包送给颂莲时,颂莲无疑是高兴的,但当大少爷告诉她这是别人送给他的时,颂莲却像一个女友或妻子那样质问大少爷“哪个女人送给你的”。紧接着颂莲便要求大少爷出去,可大少爷准备起身时,颂莲却又含情脉脉地叫住了他。

颂莲的喜怒无常看似毫无道理,但实际上则表现了她对大少爷的在乎,而大少爷却不能对这份感情有更多的回应,所以在无声的对视中,大少爷依旧只能选择离开。

大红灯笼:高悬在女人们头顶的审视之眼

无论是电影还是原著小说,讲述的似乎都是这个家庭中妻妾的故事,但很显然,它们讲述的并不仅仅只是妻妾的故事。丫鬟雁儿在这个故事里占据了相当大的篇幅,在故事的开始,她就因嫉妒和颂莲结下了梁子,在颂莲出门的短暂时间里,雁儿又和老爷搅在了一起,更加引起了颂莲的厌恶。雁儿对颂莲的厌恶和对成为太太的向往几乎是毫不掩饰的,她在自己简陋的房间里挂上了火红的灯笼,这些明亮的大红灯笼成为了这个房间里唯一的一抹亮色,但雁儿并不知道,正是这些罩在她头顶的大红灯笼为她带来了一生的苦难。

雁儿的告密最终导致了颂莲可怕的报复,当红灯在雪地中燃烧时,也意味着雁儿的太太梦正在破灭。雁儿最终倒在了无声无息的雪夜里,在茫茫大雪中,雁儿和眼前燃尽的火堆就像两个丑陋的窟窿不合时宜地点缀在这座大宅院中,但是天一亮,积雪将会化去,雁儿也将和肮脏的火堆一起被处理掉,不留一丝痕迹。

大红灯笼:高悬在女人们头顶的审视之眼

陈家的女人们出身不同、性格各异,但她们的结局却是相似的。三太太曾对颂莲说“虽说你是个读书的,我是个唱戏的,我们这种人都是一回事”。一个被看作下九流的戏子和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女大学生有什么相同之处?不过都是女人而已。不管是低贱的丫头雁儿、美丽的戏子梅珊还是看似高级的大学生颂莲最终都走向了毁灭。大太太和二太太看似是片中的赢家,但她们的日子想必同样不好过。陈家迎来了第五位太太,二太太又将开始与新的女人斗智斗勇,而大太太则像腐朽的雕像永远守卫着这套荒谬的剥削自身的制度。她与二太太同样处于毁灭之中,只是这种毁灭方式更加婉转与隐晦。从这个角度而言,所有女人的下场都殊途同归。

大红灯笼:高悬在女人们头顶的审视之眼

说完了陈家的女人们,似乎就不能不提陈家最高权威的老爷,在影片的一开始,老爷就几乎没露过面,仅有的几个镜头也是一晃而过,只给人留下一个身着黑袍的背影。但就是这样一个几乎没有形象的男人却主宰着整个陈家男女的生死,老爷在家时,人人都要守“规矩”,老爷不在家时,也自有人维护这套“祖宗留下来的规矩”。

“规矩”在影片中出现了多次,按照管家的描述,府里的规矩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规矩哪怕多么不合理,却形成了这个家族的运转体系,严格地操纵着家族中每个人的一言一行。不管是具有一定地位的太太们还是府里的下人们都恪守着这些规矩,不用老爷时时提醒,这些规矩也已刻入了每一个人的心中,每个人为了自己的生存都将自觉地维护这套规矩体系,这才是真正可怕的地方。

大红灯笼:高悬在女人们头顶的审视之眼

因此,老爷的形象虽然极少出现在镜头中,但竖立在老爷背后的规矩却通过每一双眼睛时时刻刻监视着、压迫着每一个人。事实上,老爷究竟长什么样并不重要,他可以是任何一个人男人,他就是任何一个男人。

大红灯笼:高悬在女人们头顶的审视之眼

陈家规矩的制定者,即管家口中的老祖宗也不止一次地出现在镜头中,老祖宗主要以画像的形式出现在两个地方:颂莲的床边和饭厅(也是议事厅)。首先,卧室是一个及其私人化的地方,更别说是床边,而就在颂莲的卧床的墙上却挂了两个女子的相框。女子的身份我们无从得知,但可以推测或许是这个家族中曾经举足轻重的女人,即使死了,她们也仍然挂在墙上,世世代代监视着后辈的女性,像一座牌坊压在每一个太太的心头。

大红灯笼:高悬在女人们头顶的审视之眼
颂莲床边墙上的挂画

与卧室一样,饭厅应当是一个令人放松的场所,但陈家的饭厅兼具着议事厅的功效,在饭厅的墙上悬挂着无数将近一人高的大幅画像,这些画像无疑都是陈家有名望的列祖列宗。大到关乎陈家基业的大事,小到吃饭这样的日常事务都将在这里进行,这些人虽已死去,但他们的目光却依旧能穿越时光,刺透饭桌边的每一个女人。

大红灯笼:高悬在女人们头顶的审视之眼
饭厅里的祖宗画像

在陈家的所有规矩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无疑是点灯笼、修脚、点菜这套流程,它们在陈家成为了尊卑的象征。当颂莲伤害了二太太,而二太太意外得到老爷更多的宠爱时,颂莲回到房中时,也有意无意地让雁儿为自己捏脚,并重复了二太太的话。尽管颂莲依旧怨恨陈家,但此时的她已经无意识地融入了太太们的明争暗斗,她对修脚的习惯与渴望也表明她接受了陈家的生存体系,企图通过讨好老爷来获得更多。

大红灯笼:高悬在女人们头顶的审视之眼

在这段剧情中,对雁儿的描写可谓恰到好处,雁儿在自己简陋的房中挂起了打满补丁的大红灯笼,她将双脚架在拼接而成的粗陋的板凳上闭上了眼。

大红灯笼:高悬在女人们头顶的审视之眼

雁儿在幻想什么?或许是幻想自己成为了姨太太,正在享受修脚的过程,并将迎来其他太太们的妒忌和老爷的宠爱,摆脱下人的低贱身份。此时雁儿在黑暗中陷入幻想,而颂莲也在阳光下闭上了眼,主仆二人一明一暗的画面似乎形成了身份上的悬殊比对,但闭上眼的颂莲又何尝不是处于黑暗之中呢?

大红灯笼:高悬在女人们头顶的审视之眼

从影片的名字而言,《大红灯笼高高挂》给人以十分鲜明的印象,大红、灯笼在中国一直是喜庆的象征,而“高高挂”这一刻意的动作则加深了这一寓意。单单从片名看,这部片子或许是热烈、欢庆的。但是任何看过这部影片的观众想必都不会有这种感觉,这与陈家宅院的设计有很大关系。《妻妾成群》中最恐怖的地方在花园中的废井里,这也意味着小说中的陈家是有植物的,但在影片中你看不到一棵植物的影子,有的只是层层叠叠的灰色砖块堆砌而成的高大建筑以及深不见底的重门。

这些建筑显然和陈家的规矩一样,都是老祖宗留下的,建筑本身逼仄的设计、外观的灰暗以及历史加之于它们的沉重感都加深了画面的压抑,在这种背景下,鲜艳的大红灯笼便显得如此诡异和凄艳。

大红灯笼:高悬在女人们头顶的审视之眼

老爷得知颂莲以假怀孕欺骗自己时,掷地有声地对管家下达了一个指示:封灯。灯作为彰显陈家女人在陈家地位的至关重要的道具,封灯就意味着颂莲在老爷心中已经彻底失去了地位。包裹灯笼的黑色罩子上可以看到精致的刺绣,黑底白线绣制的龙形纹路仿佛身着龙袍的古代皇帝一般不怒自威。这都说明这些布罩子并不是用普通黑布随意制作而成,而是为了维护陈家规矩精心设计的,并且极有可能也是自古流传下来的。不论时代如何变迁,不论陈家换了多少主人,但这套对于女人的规训制度却从未改变。

大红灯笼:高悬在女人们头顶的审视之眼
灯罩上的刺绣

身为这间屋子的主人,颂莲也将像这些大红灯笼一样被封禁,尽管此时的她仍然身着红衣,但她就像一支即将燃尽的蜡烛,很快也将化为灰烬,成为无人在意的被封锁的灯笼。

大红灯笼:高悬在女人们头顶的审视之眼

在影片的最后,颂莲扯下了所有黑布,将红灯笼重新点燃,并换上了少女时代的装扮,但是这种自欺欺人的行为显然无法让她回到过去,而对过往的追忆只能令她痛苦得无法自拔。颂莲点燃了灯笼,但她终究无法砸碎这些灯笼,在颂莲之前,曾有无数太太们被迎进门,而在颂莲之后,也将有无数女性被送进这重重深门,她们的悲剧循环往复地在这所,或者说无数所深宅大院之中轮回着。大红灯笼依旧高高挂在这个家族的屋檐上,无数年轻美丽的女性就像一盏盏灯笼作为这个家族的装饰,她们以自己的血泪燃烧着生命的仅有的微光,但最终都无法逃脱油尽灯枯的悲惨命运。

大红灯笼:高悬在女人们头顶的审视之眼
颂莲去除灯罩,点上所有的红灯笼

在看完《妻妾成群》后,我慕名看了《大红灯笼高高挂》,苏童曾经表示“我的小说永远是我的,一旦改成电影之后,它就不属于我了,我和电影之间只属于亲戚关系”。在大部分小说粉丝对改编的影视剧不满意的今天,苏童的这种说法似乎有讨巧的嫌疑,但也很有道理。小说中对颂莲和大少爷的感情线有着较为清晰的刻画,大少爷对于颂莲的爱的回避加深了颂莲的痛苦与悲剧性:她与这样一个年轻有为的男人互生好感,但在伦理上,她是她他的四妈,他们绝无可能。而电影对此的处理手法更加隐晦和委婉,二人的关系始终是心照不宣的,如同蜻蜓点水一般寡淡却又令人惆怅。

小说中女性们的终结地在废井,而电影中却是高台上的小屋里,深井直达地下,而高台却接近天空,二者在距离上是两个极端,但也并非毫无相似之处。无论是象征地狱的废井还是如其他评论所言“离天空”最近的高台,都只有一种方式能够抵达——死亡。陈家的女人们只有通过死亡才能获得真正的解脱,她们像枯叶一样飘零在这些荒凉寂寞的地方,又被更多的落叶所掩埋。

影片对原著的改编最精彩的在于红灯笼等等意象以及对画面色彩、构图的把控,可以说小说和影片各有其精彩之处,但我想它们所要表达的内核却是一致的,即对父权制社会的控诉与对女性们的深深的同情。

转载请注明来自珩基自动化,本文标题:《大红灯笼:高悬在女人们头顶的审视之眼》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