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美国入侵巴拿马的“正义事业行动”——二战后的突袭作战2

1989年美国入侵巴拿马的“正义事业行动”——二战后的突袭作战2

威风凛凛 2024-09-28 变频器 3 次浏览 0个评论

        由于巴拿马这名字已经非常郎朗上口,我就不找动物进行代名了。这里先大致介绍一下入侵的大致过程:由于巴拿马重要的地理位置,美国一直想方设法控制巴拿马政府以确保巴拿马运河的畅通;1983年,和美国中情局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曼纽埃尔.诺列加实质性掌权,对美国大开方便之门;1985年,诺列加罢黜和美国有着良好关系的巴拿马总统巴尔莱塔,两国关系急转直下;1989年,在一系列事件后,诺列加在1989年公然操纵总统选举并被揭穿;同年12月16日,4名驻巴美军士兵和巴拿马军队及平民发生冲突,导致一死一伤;12月20日,在“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老布什的命令下,鹰军正式入侵巴拿马;1990年1月3日,诺列加投降并被带往美国接受审判,持续15天的军事冲突以美军完全胜利而告终。

        要谈巴拿马战争,就不能不谈谈诺列加其人。在巴拿马市出生的诺列加一辈子都是一个职业军人,先在秘鲁军校接受了士官训练,后来又在美国于巴拿马开办的美国学校中学习了情报收集和反侦察知识。在之后的一系列政治斗争中,他支持巴拿马国民卫队总司令奥马尔.托里霍斯(Omar Torrijos)掌权,并被任命为军事情报局局长作为回报,之后他接任了国民卫队参谋长一职,并最终就任巴拿马防卫部队总司令。 

        诺列加平步青云的仕途的原因不仅仅来自于他的能力和对托里霍斯的忠诚。诺列加与美国CIA的联系可谓人尽皆知,从50年代到80年代,CIA利用他的渠道向南美不少政府输送武器装备来镇压当地反抗组织,保证美国对南美的政治掌控,而同时诺列加也利用这些渠道大搞毒品走私,积累了巨大的财富和人脉。据说目前通向美国和墨西哥的毒品渠道有不少就是当年诺列加参与设计的,毕竟受过正式训练的人搞出来的东西就是和外行不一样。美国又一个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典范..........

        诺列加的上台历史并非本文重点,暂且压下不表,在这里只讲讲1984年后直到入侵前的一系列事件。1983年诺列加掌权后,帮助美国操纵南美政治,甚至在里根任内曝光的“伊朗门”中也有他的身影:该事件曝光美国政府向本应为敌人的伊朗YSL政府出售武器,并以赚来的黑钱秘密资助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装,此事件中正是诺列加帮助进行资金和武器的中转。这事要是早20年发生,美国国内可能一声都不会吭,不幸的是,在1977年至1981年,一个叫吉米卡特的愣头青当上了美国总统,鼓吹了一种叫做“人权政治”的崭新概念,当时由于“人权政治”符合美国外交的需求,因此受到了国会的支持,放弃了多年以来“美国利益优先”这一外交铁律。其结果是不但坑了全世界,连一整辈小鹰也被这口号坑了,现在居然还真会有鹰家政客相信“人权政治”这种口号,我只能对此感到不可思议。

        言归正传,随着80年代苏联的战略收缩,冷战结束在即,CIA也逐渐开始收缩一系列的海外行动,并尽可能不留下美国介入的痕迹。此时的诺列加,突然由CIA的得力干将,变成了一个眼中钉肉中刺,加上他的毒品走私行径在鹰家已经是家喻户晓,与他的合作关系也被认为是美国外交史上的污点,因此自从他当政以来,美国总是有事没事找茬。然而1989年,随着一个政治人物的闪亮登场,诺列加正式变成了美国的头号清除对象.......

        1989年,老布什正式就任美国总统,这一年对于美国是标志冷战胜利的一年,对于老布什本人却远非如此。民间普遍认为老布什是个“冷战总统”,无法适应和平时代的政治,对他的执政能力不抱期望,更糟糕的是,老布什曾经做过一年的DCI(Director of Central Intelligence,中情局局长),并在知情的情况下对诺列加放任不管,还在竞选时就被对手揪住大作文章。为了树立信任总统的威信,老布什决定拿诺列加祭天,同时还提出了4个响亮的口号作为大义名分:

1.保护居住在巴拿马的美国公民生命安全

2.维护巴拿马的民主和人权

3.打击毒品走私和洗钱

4.保证巴拿马运河的中立和开放

       从政治角度看,老布什找到的借口可说是相当高明,不但涉及了平民阶层关心的毒品和人身安全问题,又谈了巴拿马运河这样直接涉及美国政治利益的理由,又有维护人权这种放在国际上过得去的借口,在政治上相比苏联可是高明多了。

       早在1988年2月份开始,美国军队就预见到了冲突爆发的可能,并设计了一系列紧急方案,旨在撤离留在巴拿马的美国平民以及控制包括巴拿马运河在内具有战略价值的目标。在同一时间,美国南方司令部开始研究现有作战力量的不足并开始了一系列的调兵遣将,非常具有挑衅意味的是,被选中增援巴拿马的鹰军作战部队是大名鼎鼎的第18空降军,这支部队下辖82空降师和101空降师这两个老牌入侵急先锋。有理由相信,不管此时的美军是否下了准备战争的决心,这一行为只会让双方的疑心加重,向着冲突的道路狂奔。

        从鹰军的前期准备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冲突是如何升级的。对于鹰军来说,他们是在为可能发生的最坏情况作出准备,而在诺列加看来,这一切行为都很可能是入侵的预演。就好比两个人在聊天的时候,一个人突然不自觉地去摸家伙,他可能并不真想动另外一个人,只是出于自保的反应,而另一个人见此情景,突然萌生危机感,自己也开始动手抄家伙,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纵观历史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问题:在多数冲突开始前,冲突双方都鲜有预料到冲突会真正爆发。但是从辩证的角度看,也正是这种盲目和麻木不仁导致了冲突,当双方都清楚的意识到冲突的可能并极力克制时,冲突反而不会出现,典型的例子就是冷战时期的鹰家和熊家,以及今天的兔和鹰。 

       抛开政治意味不谈,我们从实际技术角度分析一下鹰军和巴拿马双方的战争准备,尤其是鹰军的战术思路,可以看出鹰熊两国对突袭这一军事概念截然相反的理解。在入侵双尾猫的过程中,苏联优先考虑的是如何迅速控制对方的大城市,擒获政治首脑,控制电台并积极利用宣传攻势瓦解民间抵抗,力图在对方武装力量做出有效反应前创造实际控制的局面。鹰军却截然相反,策划行动时的首要考虑是如何有效歼灭对方的武装力量,使得对方的指挥机关陷入“无兵可用”的状况,继而被迫投降。如果拿出更多案例,如苏联突袭阿富汗与美国侵略格林纳达、伊拉克等进行对比,会发现这个趋势更为明显。我个人认为,这一区别表明:苏联的军事指挥和策划人员敏锐地捕捉到了战争中的政治因素并加以利用;而美国军队更倾向于把战争停留在纯军事层面,以摧毁敌对武装力量的手法解决战争。我在此并不想评论孰是孰非,只是指出这一区别,至于这种风格的形成原因多与一国内部军政关系、历史背景、军事文化有关。

      在战役策划阶段,美国最高指挥官为南方司令部司令员麦克斯韦.索尔曼将军(Maxwell Thurman)。这位老爷子在89年实际上已经准备退休了,但是深知他能力的老布什依旧请他出山坐镇南方司令部。他于9月30日上任时,南方司令部实际上处于混乱状态,参谋人员正在纠结于采取早已制定的“蓝色汤勺”行动计划,还是采取新的代号为“旗帜拯救者”的行动计划。之所以出现这种问题,是因为参谋人员认为南方司令部兵力不足,无法按照旧有计划行动,但索尔曼清楚地看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美国和巴拿马随时有可能进入战争状态,临时更换计划是不现实的举动”于是坚持使用旧计划,至于人员上的不足,则由他和参谋长联席会议进行磋商解决,磋商结果便是上文提到的来自第18空降军的支援。

       战争的最大原则之一就是“有什么家伙打什么仗”,与其去琢磨怎么制订更精巧的计划,使用什么先进装备,不如采用手头成熟的计划和人员进行作战,在发现己方能力不足时承认缺陷并想方设法用现有手段进行弥补才是正道。这也是笔者经常吐槽不少国内军事论坛的主要原因,随着网上军迷人数的增长,越来越多人变得醉心于新式装备和战术概念,动辄叫嚣“没有XX哪里来战斗力”这种几乎缺乏常识的话语,却对军事行动的主要部分——策划和执行一无所知,不禁让人唏嘘。索尔曼的决策和计划,映证了孙子兵法中“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矣”的概念,是对那些执着于奇淫巧技的人最好的抨击。

      人员问题一经解决,索尔曼立刻召集了南方司令部的三位高级指挥员,详细地探讨了在可能发生的行动中与各部队的联络和指挥安排,同时提出了一个非常具体的要求:“一旦巴拿马生变,我们可能在2小时、20小时或48小时内接到命令进攻巴拿马,要为三个时间点分别设计不同的行动计划”作为一个经历过越战的老油条,索尔曼清楚美国国内的政治情况,也知道他的军事行动会受到国会和总统两方面的影响,导致不一定能在第一时间展开军事行动,故而提出了这种看似匪夷所思的要求。除此以外,索尔曼还要求安保人员人员(Operation Security Officers)进一步限制完整计划的流通,每名军官只收到与自身目标相关的信息。

        鹰军的战前策划思路和中国相比可说是大相径庭,一般来说,中国在开始大规模行动前,往往会在各级别开“诸葛亮会”,一层层向下传达整体战术目标,使得部队即使被打散或遭遇未知变化时能迅速做出反应(朝鲜战场上,美国经常惊讶于哪怕最底层的士兵都至少了解军一级的作战计划),而美国则更重视行动保密并严格限制各部队自身主动性,施行从上至下的严格管理。应该说这两种思路各有利弊,传达得过于明确,一旦出现叛逃事件就可能导致大规模的泄密,进而使得行动失败。而美国也曾因为这种教条化的作战思路,多次出现一个阵地打到最后几个人,两公里外的部队却无所事事这种荒唐情况,同时在战场局势突然出现变化时也难以进行调整。这一点明显反映了两军在作战指挥思路上的不同。

       在这里稍微岔开一下话题,因为我发现有必要谈一下之前我一直回避的问题:如果索尔曼没有上任,美国会怎么打巴拿马?

        鹰军最高领导层在军事斗争的历史上一直有一个很可笑的习惯:以自己打的上一场仗的经验来预测未来军事斗争趋势,并以此指导武器开发和战术战略。这个陋习导致南北战争开打时双方都以对付印第安人的方式作战而难以转型成为正式的线列对射、一战开始时认为未来全是机动作战而没有装备重型火炮、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期间和战后的陆军装备研制疯狂向治安战倾斜等等。尽管做了这么多嘲讽,不过其实也不能全怪军队,因为军队的钱需要国会的大爷们批,而他们对战争的认识基本只停留在自己经历过的上一场战争,在这种大背景下,指望一个崭新的作战思路或者对未来战争趋势的预测能被接受是不现实的,于是乎鹰军只好长年累月在已有的基础上慢慢发展。依我个人拙见,鹰军目前的“零伤亡理念”以及随之带来的战斗部队规模缩小等趋势,本质上也只是海湾战争的经验而已,在未来能发挥多大作用还有待事实检验,在军事战略问题上没有必要以美国为标杆,因为他们几乎在每次大规模开片时都发现自己完全没有准备好。(海湾战争可能是近50年来最大的例外,主要原因是伊军组织形式和冷战期间假想敌——华约各国过于接近,所以打得顺风顺水)

        旧版的“蓝色汤勺”,思路上照搬了美国在欧洲与苏联开片的计划:按照美国的设想,美苏之间不太可能突然开战,如果战争真正爆发,在那之前肯定会发生一系列的政治和外交纠纷,而鹰军的任务,就是在尽量隐蔽和不激怒苏联的情况下,向欧洲运输作战力量,具体手段包括以加强设施警备力量和撤离侨民的名义派遣陆军,以准备换防等理由临时补充空中力量等等方案。这个方案确实、隐蔽,问题是速度实在太慢了,而且在与巴拿马可能爆发的冲突中这种隐蔽性毫无意义:美巴双方在过去外交关系良好,而且巴拿马附近可供美军隐藏力量的场所几乎没有,任何增兵行动都会被视作赤裸裸的战争准备。按照原有思路,这样的逐步增兵将使得美军在1-2月内对巴拿马拥有2-3倍的兵力优势,同时可以尽量避免来自国际舆论的谴责,在那以后再伺机进行武装入侵。如果是对抗苏联,这思路说不定是可行的,但是在对抗巴拿马的问题上就简直变成了坑爹,原因至少有如下几个:

1.美国国内高涨的战意能不能维持2个多月是个问题;

2.诺列加将有足够的时间肃清巴拿马国内的一切抵抗并牢牢把握政权,同时还会肃清所有可能成为新政府领袖的人,这样一来即便入侵成功,之后树立哪个新政府将会变成一个棘手的问题(搞不好就会变成伊拉克那样,辛辛苦苦多少年,最后便宜了伊朗人);

3.巴拿马武装力量将有时间做好战斗准备,甚至可能展开先发制人的行动,即便这种情况不出现,他们也可能加固街垒,并且动员平民参与对美武装斗争,届时进攻难度将会更大;

4.可能发生两国政治上已经翻脸,军队却还没有做好进攻准备的尴尬情况。

        综上所述,旧的“蓝色汤勺”计划受到了基层指挥员的极大批评,但这锅也不能甩给定计划的南方司令部。由于美国并没有军事干涉南美的计划,南方司令部只有规模极小的参谋机构,基本只负责安排日常行程,接待他国访问武馆,要真是有人脑子进水,那也只能是当年3月批准该计划的残联会(参谋长联席会议)。在发现这种种问题以后,索尔曼不光要到了18空降军的兵,更重要的是得到了18军的司令——以雷厉风行著称的卡尔.史坦纳以及18军庞大而老练的参谋团(单人数上就达到了整个南方司令部参谋机关的两倍)。史坦纳刚上任时,他手下的参谋人员就开始日以继夜地按照索尔曼的预想大刀阔斧地修改原计划了。

       10月27日,新版“蓝色汤勺”计划正式成型,史坦纳和他的同僚们奔赴华盛顿对参谋长联席会议进行做最后的报告,相比旧版,新版计划在部队集结速度方面有了质的提升:4-5日内向巴拿马境内投放27000名小鹰,而原计划是在22天内投放22000人。造成这种惊人提升的原因有几个:首当其冲的是来自第18空降军的支援,拥有快速部署能力的82空降师一部可以迅速从位于美国北方的布拉格堡(Fort Bragg)出发,乘运输机抵达巴拿马参战。除此之外,新的计划还榨干了位于巴拿马周边可用的每一只小鹰,连海军都在这次陆地作战中贡献700余人,主要来自海豹、反水雷蛙人部队、各舰船自带的反恐小组等部队。除了实际部队调动,这次计划还动用了非军事部门的协助:包括国家安全局(NSA)在内的4个平民部门都会派出自己的支援团队,负责建立指挥部之间的情报网络、通过侦查照片进行测绘等任务。即使是在史坦纳进行报告时,他的团队也没闲着,第18空降军总部的参谋人员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确定每一个需要夺取的目标。史坦纳的要求非常明确:从行动一开始就尽快让己方部队接触巴拿马作战力量并以最小代价解除他们的武装。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鹰军把进攻目标细分到了连一级,每一个巴拿马军队中的每一个连在进攻开始时都会面对2倍以上的小鹰,部分先前证明忠于诺列加的部队甚至收到了3倍兵力加空中支援的“额外照顾”。从策划阶段,美国就实现了绝对的兵力优势,这种优势不光是全局性的战略优势,而是在每一个战场都能体现出来的战术优势,从10月初史坦纳上任以来区区3周不到就能完成这样一份详尽的进攻计划,足见美军参谋机构的高效。

       除了在计划上做出修改以外,美军在训练上也丝毫没闲着,从10月7日开始,索尔曼命令所有驻巴拿马美军在班到营一级开展实弹演习,当他得知部分部队未能及时执行命令时,立刻要求这些部队在训练场把手头从步枪到迫击炮在内的每样家伙都玩得滚瓜烂熟,否则不许回营房。索尔曼的目的有两个:一是确保手下部队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做好准备;二是通过一系列高强度训练和调动逐步麻痹监视美军的巴拿马部队,使他们对这类迹象习以为常,在行动真正开始时来不及有效反应。除此以外,在11月出现了“南美毒枭将使用炸弹袭击驻巴拿马美军”的传言,在这样的情况下,索尔曼进一步加强了基地周边安保,增加了哨兵,提升了警戒级别,导致巴拿马方面难以渗透美军营地进行侦查。至于这条传言来源是否可靠,以及有没有可能是美国自己散布谣言作为提升戒备等级的借口,现在已经没有人知道。

        巴拿马战役中美国面临的最大困难之一就是可能的城市作战,因为参加行动的部队都鲜有这方面的经验,为了应对这一困难,驻巴拿马的193旅临时改建了营房和仓库进行训练。这些动作使诺列加感到极大的威胁,并逐渐相信美国是铁了心地要动手,于是在12月15日正式通过议会决议:考虑到美国的敌意变得越来越明显,巴美两国正式进入战争状态(巴拿马外交部门尚未向美方宣战)。尽管如此,诺列加还是要求他的部队不要主动攻击小鹰以给对方留下任何口实。 

        然而这一切都是徒劳的,索尔曼需要的,仅仅是一根“导火索”,而在巴拿马宣布战争状态才一天之后,这个“导火索”就出现了:12月16日晚,4名周末放假的小美军官在巴拿马城里开车晃(在这种情况下还浪真是不作不死),不小心开到了巴拿马部队司令部门口,哨兵要求他们停车,结果他们踩死油门转头就跑,巴哨兵立刻开枪,车上人慌不择路,开到了另一个巴军哨卡之前..........枪林弹雨中,3名军官受伤,其中一人在之后不治身亡。一旁目击整起事件的一名海军鹰和他的妻子也被逮捕并被殴打。久等不至的“导火索”终于出现了,当晚9点15分,南方司令部将情况上报给参联会,消息立刻被转给还在华盛顿的索尔曼,听到这一情况,索尔曼并没有意气用事地立刻要求开战,而是建议由自己先飞往巴拿马,确认了事件真相后再提出看法。12月17日凌晨1点,索尔曼和他的副官登上了赶赴巴拿马的飞机。

       从索尔曼的反应中,可以看出一名高级军官所应有的素养:大胆计划、谨慎执行、冷静度事。尽管等到了可能的“导火索”,索尔曼也不希望在彻底了解事件情况前正式入侵,因为万一事后证明责任在美方,那么“粗暴侵略他国领土”的罪名是绝对逃不脱的。索尔曼的谨慎,和苏联在侵略捷克前政治上的大意和笨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政治水平高下立判。

       12月17日早6时,留守巴拿马当地的哈特佐格将军向索尔曼报告了情况,索尔曼马上和参联会主席科林.鲍威尔取得联系并给出了三个选项:一.啥也不干;二.使用特种部队绑架诺列加;三.立刻执行“蓝色汤勺”计划,马上入侵巴拿马。鲍威尔本人倾向于立刻入侵,闻讯后马上和各方协调,询问参与行动的战略空运部队能在多长时间内准备好行动,得到的回复是48小时。此时的重担落在了鲍威尔肩上:他必须要在这段时间内打通白宫高层,取得他们的同意,如果拖得太久,就会冒延误战机的风险。可以明确的说:巴拿马和诺列加最终的命运,将会在这48小时内见分晓。


        我们先把视线从华盛顿转开,回到史坦纳将军所在的布拉格堡。在得知整起事件的经过后,史坦纳迅速做好了随时从布拉格堡前往巴拿马前线司令部的准备,并且与参谋部人员敲定了最后(可能也是最重要)的行动事宜,即美军在巴拿马战斗中所需要遵守的交战规则(Rules of Engagement或ROE)。史坦纳认为,由于行动目标是是解除巴拿马军队的武装而非造成最大人员伤亡,必须尽可能减少使用武力。最后的交战原则是:在巴方开火前不得主动开火;一切口径大于M2重机枪的武器(包括枪榴弹和迫击炮),未得到中校军衔以上军官许可不得使用;除非敌人进驻民用建筑物并将其用作掩护,否则严禁向任何民用目标开火;除非收到史坦纳本人的命令,否则在一起情况下严禁向事前通报的名胜古迹和地标建筑物开火。此次交战规则的严格程度在美国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与不少人印象中不顾平民伤亡胡乱开火的美军形象完全不同,而美军在实际行动中也确实最大程度上遵循了这些准则。对此事件的最好证明就是:出动了上万美军的巴拿马城战役所造成的平民伤亡,和仅仅出动160名特种部队的摩加迪沙战役所造成的平民伤亡基本相当。

        回到华盛顿,17日早晨,鲍威尔和国防部长切尼以及来自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代表进行了碰面,并且阐述了应该马上展开全面入侵的想法,然而多数人还抱有疑虑,最主要的担心是事件本身存在一点诺列加会将被4只小鹰说成是在执行侦查任务。在鲍威尔保证了此事件完全是意外以后,切尼本人支持发动全面入侵,并在当天下午约见老布什,将最后的决定权交给总统。


       在面见总统前,鲍威尔决定秘密会见全体参联会成员以统一军方意见,此时传来消息,之前入院的一名海军陆战队中尉已经伤重不治,导致在场人员群情激昂。参联会最后审核了一次“蓝色汤勺”计划,并且统一了观点:从军事角度上来看,美国已经做好了一切入侵准备,只待总统一声令下便能执行军事行动。

 

人物小故事:

       海湾战争结束后,许多美国人质疑为什么美国不推翻萨达姆政府,而留给他东山再起的机会。对此,切尼在1994年的一次访谈中做出了自己的答复:“如果我们冲进了巴格达,那么伊拉克将只能由美军占领,没有任何阿拉伯盟友会愿意协助我们。就算我们成功推翻了萨达姆政府,我们又该怎么取代他呢?考虑到中东不稳定的局势,伊拉克搞不好会四分五裂,西边归叙利亚,东边归伊朗,北边的库尔德人会和土耳其境内的同族联合试图建国,然后我们就会在中东陷入困境。除此之外,占领伊拉克会带来额外伤亡,我和总统讨论过‘萨达姆到底值几只小鹰的命’,结论是为了他浪费生命实在太不划算,因此时至今日,我坚信当初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时隔20年回头一看,切尼基本精确预言了伊拉克战争的后果,然而在2003年,美国国内并没有人想到去看一位前任国防部长在1994年对伊拉克的评价,真是应了“不作就不会死”这句话。   

       当天下午,老布什和切尼审核了总体进攻计划和索尔曼要求的武器装备清单并批准了其中的大多数请求。唯一一条有争议的就是是否要在此次行动中动用尚属机密的F-117A隐形轰炸机,切尼的主要担心是:考虑到巴拿马的防空力量基本等于零,在这一行动中使用F-117A会显得大材小用,导致媒体质疑军方是不是刻意展示新装备以证明该项目的正确性。不得不说相比苏联,美国在策划军事行动中面临的国内政治问题和公众形象问题实在太多,已经达到了严重影响行动计划的程度了,有时候甚至为了考虑到公众形象并保证媒体的采访权而对计划进行大幅度修改,大概也算是体制上的弊端吧。


       当然,负责具体策划行动的史坦纳将军点名要F-117A参战也不是毫无原因的,按照“尽量减少伤亡的情况下解除对方武装”的行动原则,他希望能够尽快歼灭巴拿马方面忠于诺列加的第6、7两个步枪连(共600余人),然而这些部队训练有素,战斗意志顽强,营地附近地形又相当宽阔,大部队难以逼近。史坦纳提出一个大胆的想法:在这支部队的驻地旁边不到150处扔下两颗炸弹以震慑对方,在此同时游骑兵迅速包围营地,吓住对方以逼其投降。而想达到这个精度并保证飞机在接近时不被发现就只能使用F-117A,最终布什拍板并同意了这一计划。

      在老布什终于拍板进行入侵后,美军于12月19日正式开始了空运行动,近8000名来自18空降军的士兵将赶赴巴拿马参与作战。同时,白宫也开始了紧张的准备工作——总统将于20日早间向国会及媒体汇报巴拿马行动的情况并解释采取军事手段的原因,为了获得公众舆论的支持,原有的“蓝色汤勺”被正式更名为“正义事业”行动。 

      空运行动遭遇了重大困难,在12月的美国北部,飞机面临着严重的结冰问题,搭载18军部队的20架C-141根本无法起飞,当晚8点45分,其中一半总算是准备好奔赴巴拿马,但另一半还需要至少4个小时以上才能起飞。82空降师指挥官立刻询问史坦纳是否延缓第一批10架飞机的抵达时间,以保证总共20架的机群能同时抵达,保证部队的完整性。但对于史坦纳来说,时间就是一切,4个小时就能带来重大变数,即便只有一半抵达也比没到要好,因此他电令所有能起飞的飞机立刻出发,按原定计划部署兵力,不足的地带只能硬着头皮上。整个行动最终动用了超过200架飞机,其中运输机占了多数,包括80架C-141,22-25架C-130(搭载参与特种行动的游骑兵)和11架C-5用来运载重型设备,战斗机只出动了F-15和F-16共计16架,主要目的是防止任何来自古巴和尼加拉瓜的干涉。从这次进攻的准备阶段,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运输机对一支进攻型武装力量的重要性,仅仅8000余作战部队的部署就需要动用这种规模的机群,凸显了远距离空运突袭的困难。为了保证航运的效率,还动用了大批加油机以及一家E-3预警机来专门负责空中交通管制,不难想象行动的复杂性与事前计划所消耗的大量时间。TG目前对大型运输机群的编组和使用还缺少实际经验(主要是没有足够的飞机),在这种情况下,研究美军过去的战例能够为我国这方面的能力带来很大提升。


       然而大规模空运也带来了预料之中的恶果——任务已经不可能继续保持机密了。史坦纳立刻在巴拿马宣布进行紧急状态演习并试图把空运的真正目的搪塞过去,然而CBS在当晚节目中大张旗鼓地报道:“大批军用运输机离开了布拉格堡(18军驻地),国防部拒绝说明这些飞机是否飞往巴拿马,只说这是一次陆军的紧急演习”。诺列加什么都不用做,只需要看看新闻就知道美国人要打过来了……我突然想起了马岛海战时的BBC疯狂报道因为阿根廷炸弹引信过长而没有在你牛牛舰船上爆炸的故事,然而阿根廷人不晓得是因为愚蠢还是没能力修改引信,一直到最后还是用了长引信炸弹。我只能对西方新闻媒体这种为了搞大新闻可以无视本国士兵生命安全的行为表示喜闻乐见管家婆三肖一码一定中特。

       根据南方司令部情报部门的推测,巴拿马方面可能在当天下午五点就得知了庞大机群的调动(参考上文,第一批C-141接近晚上九点才起飞),并立刻启动了各项预案,让武装力量进入高度警戒状态。然而此时的巴拿马指挥层尚未确定美军具体会采取哪种行动,多数人认为美军会试图发起外科手术式打击来逮捕诺列加而不是展开全方位入侵,一方面出于这种考虑,一方面也害怕己方的行动会给美国展开攻击的借口,巴军指挥部只调动了几支精锐营级部队并要求他们把守住机场等关键目标,同时应开始设置路障以拖延美军进攻部队。到了当晚八点,巴拿马方面已经明显察觉到了入侵的规模和时间,并且准确地向各部队通报了美军具体的进攻时刻(20日凌晨1点),这些通报迅速被美方截获,史坦纳闻讯后认为行动的暴露已经导致他的部队失去了进攻的突然性,只得电令前线指挥官尽一切努力加紧进攻。出乎意料的是,巴拿马方面并没有在进攻早期组织起任何有效抵抗,史坦纳在事后总结中认为这要么是因为诺列加及他的指挥官不相信所获得的情报,要么是他们并没有组织防御的经验和能力。不过笔者觉得最大的可能还是因为诺列加当时正在外面嘿嘿嘿,根本无暇顾及组织防御的问题……


       在大部队进攻的同时,特种部队也被编成多支特遣队并开始以捉拿诺列加为核心的行动。由陆军特种部队为主的力量开始在直升机的支持下清扫诺列加的可能藏身处,海豹由海上渗透并炸毁诺列加的私人飞机,其他特遣队则负责了各项特种任务,包括营救进攻前被拘留为人质的一名小鹰,保护美国驻巴拿马使馆,保护巴拿马新政府领导人等工作。值得称道的是:除了诺列加没有抓到(实在不能怪他们,没人想到诺列加当晚不在指挥部),其他任务均圆满完成,应该说是一次组织成功的大规模特种行动,比黑鹰坠落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1989年12月20日凌晨1时,近1300名游骑兵通过伞降抵达巴拿马境内,在45分钟之内,又有2700名来自82空降师的部队进行了伞降,“正义事业”成为了自二战以来,美国规模最大的伞兵突袭行动。这支轻装先遣队负责在主干道上设立路障和哨卡,将巴拿马城孤立起来,同时在已知的巴军主要驻地周围设置警戒线,实质性瘫痪了巴军的增援和机动能力。 

       游骑兵作为先遣队,经历了进攻日最激烈的战斗,上文提到过的F-117A成功空袭了位于Rio Hato的巴军兵营,并投下两颗重磅炸弹震慑了营内巴军,给游骑兵提供了足够的掩护。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巴第六和第七步枪连(共600人)在短时间内重整旗鼓,与包围他们的游骑兵展开了激烈交火。直到5个小时后才放弃抵抗,近250人投降,但还是有数百人逃离了包围圈,此时这支部队还保有相当的战斗能力,如果有人进行组织,依旧能成为一支具有威胁的作战力量。 

       在凌晨1点45分,一个营的游骑兵与部分82师部队汇合,并开始突袭托里霍斯机场,此处将会成为后续82师部队的着陆场所,因此必须尽快拿下。驻守该地的巴拿马第一步枪连(约200人)在激战1小时后才放弃抵抗,约50人头像,伤亡近百人。考虑到他们面对数量上占绝对优势的美军(大约4:1的数量对比),在没有任何重武器的情况下,承受了近50%的伤亡才崩溃,应该承认,巴拿马武装力量的战斗意志还是相当强的。 

      于此同时,美军的特种部队也开始了行动,成功解救了一名先前被关押的美国人质,并炸毁了诺列加的私人飞机(任务过程中海豹阵亡4人,再次说明特种部队和常规部队正面刚是占不到什么便宜的),然而绿色贝雷帽抓捕诺列加的行动却因为找不到人而以失败告终。这消息使得负责指挥的史坦纳将军立刻警觉起来,他知道一旦诺列加发表公开讲话鼓吹全民抵抗,或是跑进山里领导散兵游勇打游击,都会使情况复杂化,因此他立刻电令各部队将抓捕诺列加作为最优先任务执行。 

       至此,巴拿马战役中的特种行动就正式结束,可以说,特种部队无论在计划上、组织上还是执行上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他们的优势,很好地利用了进攻的突然性以及夜间作战都优势,使得突袭的效果最大化。在行动策划上,计划者没有不自量力地让特种部队担任过于艰难的任务,一切任务的目标是为常规部队扫清障碍,无论是占领机场、封锁交通干道、解救人质还是炸毁诺列加飞机这些任务,都是难以由常规部队完成的困难任务,但同时又对入侵整体的成败乃至公众形象有着巨大影响。如果用一句话形容“正义事业”中特种行动的思路,我认为是:“完成只有自己能完成的任务,把剩下的交给常规部队”,从结果上来看,美国特种部队在此次作战中的行动,足以成为特种作战史上的楷模供后世研究。(然而很明显,在这之后有无数美国特种行动策划者都完全不了解特种部队能力的局限性)


      常规战斗方面,美军参加此次战斗的部队被分为了5个特遣队,其中遭遇了主要战斗的有三支部队,分别是“大西洋”“永远忠诚”和“刺刀”特遣队。 

      “大西洋”特遣队,由来自第7步兵师和82空降师的两个营组成,以擅长轻步兵作战而闻名(第七步兵师是美国在朝鲜和越南战争后痛感轻步兵战力不足而组建的几个轻装步兵师之一)。该特遣队主要作战区域是巴拿马运河一带,从巴拿马城到运河入海口为止的区域,击溃了驻扎的巴军一个步枪连和一个海军步兵连,然而由于该特遣队人数较少又讲究轻装作战,没能俘虏或歼灭巴军有生力量。 

      “永远忠诚”特遣队(为防止锤党误会,这里的“永远忠诚”是SEMPER FI而不是Ever Loyal),完全由海军陆战队组成,包括一个步枪连和一个轻装甲连。他们唯一的任务就是防御连接巴拿马城和西侧郊区的一座大桥,防止任何巴军部队进入城内增援,这支部队的存在很可能减少了大量本来会出现的城市战伤亡。 

      “刺刀”特遣队负责了整场入侵中最重要的攻坚任务,这支由三个营组成的部队要拿下巴军戒备森严的指挥所(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一座堡垒),同时还要清扫巴拿马城外的一个巴军阵地。两场战斗都异常激烈,分别持续了4个小时以上,过程中至少两架支持“刺刀”特遣队的直升机被打了下来,还有一架被迫迫降在巴拿马运河中央。最终该特遣队靠着4辆谢里登坦克以及阿帕奇武直的支援成功炸平了大半个指挥部,迫使所有残余巴军投降,指挥部的陷落,标志了巴军整体有组织抵抗的结束。 

       尽管作为一个整体,巴拿马武装力量已经无法指挥和联络各部队,但不少营连级的单位还是进行了相当顽强的作战。巴军第12骑兵连以及一部分特种部队和82空降师一部打了3个多小时才投降。巴军相对顽强的作战意志以及尚未放下武器的大量游荡残兵败将坚定了史坦纳尽早活捉或击毙诺列加的想法,担任全局指挥的索尔曼也逐步把行动重心从歼灭巴拿马武装力量转移到了捕捉诺列加上。12月21日,在取得了参联会正式批准后,南方司令部悬赏100万美元捉拿诺列加,可以说在这一时刻,主要军事行动已经结束,剩下的就只有收尾工作了。而正是在这一方面,美国的领导层体现出了高度的指挥和政治艺术,将入侵巴拿马带来的外交影响降到了最低程度,有效地避开了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时犯下的很多错误。


       说起诺列加被抓的过程,我们就不得不把视线转回20号凌晨,从诺列加的视角来看看整起事件的经过。 

       20号凌晨啊,诺列加在和一位女性同胞孤处一室,整晚讨论工作问题之后离开了她家,坐上自己的专车准备赶回指挥部听取汇报。吃着火锅唱着歌,突然发现不对劲:这路上怎么有哨卡啊?这哨卡边上怎么这么多当兵的盘查路人啊?这几个兵怎么看着这么面生啊?诺列加心想:“我是身经百战了,见得多了,南美的哪一个国家我没有去过……”凭借丰富的人生经验,他得出结论:街上的好像是美国兵,于是沉着地一挥手,冷静地对司机说: 

    “跑!!!给老子撒丫子跑!!!”


       至于跑哪去,没有人知道,在之后的两天中无数人猜测他去做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巴拿马城内不时能听到高音喇叭的呼声:“巴拿马政府倒闭了,王八蛋老板诺列加欠下三点五个亿,带着小姨子跑路了……”原本在诺列加手下当兵的领不到军饷,表示“我们没有办法,又不能拿枪抵工资”,开始满大街打砸抢,搜刮一切钱财,巴拿马城陷入一切混乱。无奈之下参联会的凯利和鲍威尔将军问索尔曼有没有什么快速抓住诺列加的办法,索尔曼只能表示:“把我骗来这么远抓人,100万都不给我,真不要脸还在笑,你们这种人好恶心的”。无奈之下参联会只好批了100万行动经费用来悬赏诺列加。 

       众小鹰一看这还得了,赶快冲到诺列加的宅子去活捉100万啊。在诺列加的住宅A,小鹰们没有找到人,但却看到了多达50公斤的白色粉状物。一看,哟这个挺刺激,虽然没混到100万,能嗨一口也是好的。美军事后报告显示这些粉状物被检测为某种烹调用品(八成是淀粉,也可能是别的),我很想知道第一个尝试的小鹰在当时的心理活动……当然了,不排除是某机智的哥们在押运过程中拿东西把原件掉包了,毕竟应该没有哪个正常人会在家里存放50公斤的“白色粉状调味料” 

       就这么过了几天,绿色贝雷帽好几次发现诺列加藏身点,又好几次扑个空,就在这场“抓到就让你嘿嘿嘿”的游戏进行的同时,美国系统地扫除了巴拿马国防军的每一个据点,导致诺列加成为了彻头彻尾的光杆司令。诺列加仔细一想:算了,爷还是远赴海外吧,于是计划找个大使馆进去躲躲。史坦纳当然也想到这一点,命令手下包围所有可能接纳诺列加的大使馆,包括古巴、尼加拉瓜和利比亚(卡大佐表示躺枪)的使馆。

        然而躲猫猫就像是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真会玩。诺列加最终还是从美军眼皮子底下溜了过去,躲到了梵蒂冈大使馆。躲进去后诺列加还不罢休,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向梵蒂冈大使诉说自己上有老下有小,还有一群亲人没有安身之所,大使一心软的结果,就是诺列加大概把另外5个核心亲信都一块拉进了大使馆。美国一看:好家伙,要是放这群人出国,他们第二天就能组个流亡政府。于是乎把梵蒂冈大使馆围得水泄不通,整天在门外用高音喇叭宣传“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待俘政策,指望能把诺列加逼出来。   

        与此同时,华盛顿那边也没闲着,在得知此信息的24号就尽一切可能和梵蒂冈取得联系,希望他们立刻驱逐诺列加。悲伤的是,梵蒂冈正在准备圣诞节庆祝活动,根本没人管这事(教皇:区区一帮清教徒建立的国家敢对我天主教正统提要求,吔屎啦你,一边等着去)。美国也没有办法,只好由国务卿每天和梵蒂冈保持联系并磋商此事件。 

       这时候国内也不能闲着,因为美国发现自己面临一个严峻的法律问题:该用什么罪名审判诺列加。毕竟如果直接用军队逮捕他,他就会以战俘而不是罪犯身份入狱,同时这画面在国际社会上也不见得好看,可能会给人一种钦点的感觉,抓人也要遵守基本法啊。最后组织上经过研究决定:以走私毒品的名义抓诺列加,由DEA(缉毒局)来逮捕诺列加,军队负责保护缉毒局人员的安全,这样看起来就完全不像Dictatorship了对不对? 

       圣诞节当天,索尔曼将军亲自来到了梵蒂冈大使馆和大使交流,临走之前,街边一座旅馆二楼的记者对他高喊:“老索,过得咋地啊?圣诞快乐!”这一喊不要紧,把索尔曼吓出一声冷汗,他突然想到记者可能远距离窃听一切在大使馆门口进行的机密谈话,于是回去后立刻把史坦纳叫来面授机宜,要求在大使馆外24小时用高音喇叭循环播放最炫民族风,对外就说是为了干扰诺列加而采取的心理战措施。 

       然而西方媒体也不是省油的灯,虽然跑得没有HK记者快,他们的脑子还是挺灵光的,立刻向白宫抱怨说这是赤果果的媒体管制,同时梵蒂冈那边也提出了不小的抗议。最后鲍威尔出面干涉,叫索尔曼立刻把音乐关掉,不过同时也找NSA要了一台不那么刺激的干扰器用来防止媒体窃听。

       数天的谈判终于有了结果,在1月1日,梵蒂冈同意把诺列加转交给美国,也传达了诺列加本人的条件:1.不判处死(和谐)刑;2.不把他引渡回巴拿马。美国方面很快同意了第一个要求,不过表示无法保证第二项,在此情况下,诺列加已经毫无选择,只能投降,老实地离开了大使馆,一言不发地登上了去美国的飞机。(要我说这还是没骨气,要真是强人的话此时就应该*****,破口大骂美国,大不了就上电椅,反正下半辈子估计也失去自由了)。

        美国入侵巴拿马的“正义事业”行动,到此为止正式告一段落。最后,我准备上几段美军内部对此次行动的评价,我认为这些评论很好地总结了一场突袭作战应该具备的军事和政治要素。 

    史坦纳将军日后在接受陆军时报采访时总结了带来此次成功的五项要素:

第一,国家领导层给军队做出了明确、清楚的指示,确定了需要完成的目标;

第二,军队得到了极其充足的准备时间,并制定了完善的计划(从开始到执行共2年有余);

第三,决策链的每一个层面都过目了军事行动计划,并且批准其执行;

第四,我们在行动前进行了充分的演习和训练;

第五,当时机到来时,我们果断地把握住机会并大胆地执行了计划。   

        以上就是史坦纳的结论,有趣的是,这五条几乎无一例外都和政治沾边,再次说明了军事和政治不可分离的天性,也强调了在策划突袭行动中军政紧密合作的重要性,政治领导层需要正确理解策划军事行动的客观限制,包括相当的准备时间、必备的演练过程以及选择进攻时间点的敏感性,同时军人也必须理解国家政治运作中必有的局限性,例如顾虑行动中带来的平民伤亡。在入侵巴拿马的整个计划过程中,政治领导层(老布什、切尼等人)和军事领导层(鲍威尔、索尔曼等人)的密切合作是整个计划得以成功实行的核心原因。时至今日,我依旧认为“正义事业”是美军在二战后最成功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其给后世带来的启发还有不少有待研究人员发掘。最后用鲍威尔在1990年新闻发布会上的评论来对此次行动做出总结:“在所有我参与过的战斗和训练任务中,从未见过一场策划得如此复杂,而执行又如此到位的行动。”(完)

 


转载请注明来自珩基自动化,本文标题:《1989年美国入侵巴拿马的“正义事业行动”——二战后的突袭作战2》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