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担当,我们的战场”——记兰大新闻学子报道兰州抗疫故事

“我们的担当,我们的战场”——记兰大新闻学子报道兰州抗疫故事

了如指掌 2024-09-29 OMRON欧姆龙传感器 4 次浏览 0个评论

“我们的担当,我们的战场”——记兰大新闻学子报道兰州抗疫故事



编者按




 
讲好中国故事,新闻学子也是主力军。
 
为期20多天的聚焦一线抗疫报道,是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1级专硕研究生新闻采编课的实践与实战。依托于共青团兰州市委和兰州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微信、头条等平台,学生的采访与成稿直接和传播同步平行对接。这次大型系列跟踪报道,40多位同学变身媒体人,采访、写作、刊发“一条龙”,彰显了兰大新闻学子的专业水准与责任担当,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好评。
 
在兰州市青媒体志愿服务队“兰小青”编辑部编辑陈百策的主动推荐和团市委宣传部的积极协调支持下,新甘肃、中国甘肃网、基层头条兰州站、快讯甘肃、文明兰州、兰州晚报等平台均有发布兰大新闻学子的稿件。
 
以下是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1级研究生徐姝敏同学全程参与的观察与记录。

“我们的担当,我们的战场”——记兰大新闻学子报道兰州抗疫故事
△兰州大学2021级新闻与传播学院专硕研究生广电采编课学生
2021年10月22日21:09分,学生仇家宝在朋友圈发布了他与梁尤军、刘锦荣合作完成的视频《战疫情》。这是兰大新闻学子在疫情面前做出的最迅速的反应。
 
“我就是想,作为新闻学子怎么能够为疫情做一份贡献。因为当时学校还没有招志愿者,我们三个就是想用自己手里的素材和学校公众号的照片,做一个视频,给兰州加加油。也希望疫情快点儿好起来。”
 
10月23日15:51分,张华老师在新闻采编群里转发了学生戴晓靓的稿件《疫情之下:安定门社区夜晚的6小时》。戴晓靓是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1级研究生,10月21日她在兰州市城关区白银路街道安定门社区做志愿者,志愿活动结束后,她写下这篇通讯稿。没想到,这篇稿子激起了兰大新闻学子用新闻报道支持兰州抗疫的热情——新闻宣传也是抗疫的一部分,新闻学子应在第一时间报道兰州抗疫,而这也是支持兰州抗疫的重要“战场”。
 
接下来的十几天,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研究生们开始慢慢走进这个属于他们自己搭建的“战场”。
 


戴晓靓和她的安定门社区6小时





戴晓靓平常就喜欢参加志愿活动,最初参加的是爱心驿站、微公益这些志愿者组织。兰州出现疫情后,她第一时间向兰州市青年志愿者协会报到。
 
10月21日,戴晓靓被安排在安定门社区工作处去接打电话。她一走进工作处就看见一个叔叔趴着休息,那位叔叔头发已经花白。“他们晚上都是在那块儿休息。你看着感受就是不一样,你就特别特别想把他们写出来了。”
 
戴晓靓那天背了相机,在抗疫一线拍了很多照片。志愿活动结束后,她把照片发回志愿活动的群里。此时正担任兰州青年防疫宣传分队负责人的陈百策编辑和戴晓靓说,素材不错,让她写一个300字左右的消息。“结果,我一写就写成了通讯。”戴晓靓不好意思地笑着说。
 
张华老师转发了戴晓靓的稿件到采编群里后,韩亮老师和张华老师在群里讨论起这篇稿件,通过这些稿件告诉学生写稿应当有故事性、有纪实性,偶尔有学生在群里回复消息。10月23日下午,“兰小青”编辑陈百策和韩亮老师沟通后,决定通过校媒合作的形式,让兰州大学新闻学子参与到这次兰州抗疫报道中。
 
“最终有机会能参加这个活动,接近抗疫一线。只有一句话——既然选了我,那我定当不负期望,一定使尽浑身解数争取做到最好。在无法出校的情况下为抗疫发挥一点自己的价值,这种感觉真的很棒。”学生陈文卓如愿参加了这次兰州抗疫报道活动后说。
 
10月23日18:46分,在韩亮老师的帮助下,榆中校区新闻学院的21名2021级研究生汇集到了最初的突击队采访群里。在最初的设想中,这批小分队将会到抗疫一线去采访。但学校随后发布了校园疫情防控方案,为了学生的安全考虑,韩亮老师建议改为线上采访。
  


“一线的志愿者都是24小时值班,我们的采访也要同步跟上”




 
“一线的志愿者都是24小时值班,我们的采访也要同步跟上”
 
10月24日11:56分,戴晓靓在微信群里发布了第一次采访任务。微信群的消息“叮叮”作响,“第二组:陈文卓 胡英荷”“第三组:温晨钰 王梓涵 白富宙”……在每个学生领走采访任务后,微信群安静了许久,偶尔戴晓靓会在群里问一下采访进度。
 
学生顾一诺和小组成员赵普庆、王玉洁、杜笑微19:02分在天山堂的教室内开始了他们的采访,整个视频采访进行了44分钟。采访结束后,去往食堂的路上,杜笑微突然说,“我们今天晚上吃个饭以后就把稿子弄完吧。玉洁你先精简一下采访内容。一诺先梳理文章大概的脉络。一线的志愿者都是24小时值班,我们也不能拉后腿。”
 
10月24日22:03分,第一篇初稿《90后“兰州的哥”的抗疫之路》发到微信群里;10月25日00:23分第二篇初稿《疫情之下金城公交的守护者》发到群里,几乎同时,第三篇初稿《马贵东:兰州抗疫下的1/53的“微光”》发到了群里。
 
初稿完成后,就是韩亮老师和学生们之间的改稿持久战。韩亮老师在标题、分标题、段落语言甚至时间细节上不断给学生提出要求,快速批阅,快速修改,在这样的往复之间,夜越来越深了。
 
陈文卓小组在二教修改初稿到近11点,回到宿舍后小组又继续语音连麦改到了12点半。从12点半到凌晨3点韩亮老师一直在指导陈文卓小组的改稿。“中间经历的三个小时说实话对我来说还挺痛苦的,因为需要抛开原来的思路重新按照老师的指导意见进行修改。当时改稿的时候舍友已经有入睡了。”
 
榆中校区22号宿舍楼旁边的工地还在施工,宿舍里还听得到远处机器工作的声音。学生闫雪婷在凌晨00:20分给舍友分享了一把香蕉,“补充能量,动脑也耗力气。”她的舍友于新新接过香蕉,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脑上的稿件,屏幕上正显示着“三稿”。“我们写稿写到两三点,韩亮老师一直在群里改稿,也改到了两三点,大家好像都不觉得累,都希望能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闫雪婷提到深夜改稿的经历时说。
 
10月25日3:03分改名为《“我们就要在这个时候站出来“——记客运公司青年突击队抗疫群像》第二篇稿件定稿。但此时微信群里并没有安静下来,韩亮老师和陈百策编辑依然在讨论着通讯稿的写稿要求和注意事项。
 
10月25日5:57分第四篇稿件《对话心理咨询师杨尚儒:24小时,时刻准备着》的初稿发到了群里。“我要睡了家人们,明天群里韩爷回复了意见改一下,改不了的话请拨打177……联系顾女士。”在小组群里留言后,顾一诺终于开始当天的休息。


实战的新闻采编课堂




 
10月25日13:08分,戴晓靓发布了召集采访志愿者的通知。原来的21人的小分队迅速扩大为55人,14:30分随着崔林欣进入微信群,这次活动的所有人员集结完毕,采访群名也正式修改为“兰州大学新闻学子聚焦报道抗疫一线”。55名研究生进入采访群后,韩亮老师随即邀请兰大新闻学院的刘晓程、张华和赵爱莲三位教师进群,为同学们修改稿件。
 
“同学们既然做了,就再细一点。写新闻和写论文是一样的,都要字斟句酌,如琢如磨!”刘晓程老师在指导学生郭一萱的稿件时说。郭一萱的稿件内容是丰富的,但是在引语的使用中存在一些问题。刘晓程老师指出,直接引语不能编造,但也不能原封不动,要在不改变受访人原意的情况下,利用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整。
 
“我截屏部分是背景,尽量简练概括,可以不用引语。关注现在,关注现场。”赵爱莲老师根据郭一萱的稿件补充了关于引语使用的知识,“把引语内容分析整合,用叙述、描写、引语、背景穿插方法会好一些。”
 
“撤回。”张华老师看到学生王祎昕即将发布的稿件中出现的不规范用词后,在采访群里发了这两个字,“与人合伙经营,怎么是老板娘?再说,老板娘的称谓本身不规范。建议大家手头准备新华社规范用词,随时翻阅。”
 
10月27日09:48分,在张华老师提出学生应当准备新华社规范用词的建议后,赵爱莲老师第二天就给学生们找来了这份“干货”。
 
学生刘晓敏已经发布的稿件《兰州街舞青年志愿者:舞蹈是解压,是抗疫》中配发了一张刘晓敏采访时的现场照片,但图片说明是“街舞青年志愿者们正在接受记者线上采访 王欣怡/摄”。“这照片里是我们的同学还是采访对象?是同学?那图片说明就不对了。”张华老师看了发到群里的稿件链接后,对于小细节中的错误还是指了出来。陈百策编辑立即同步在已经发布的稿件中做了修改。
 
“新闻!”——刘晓程老师在学生张成祜和陈文卓的稿件修改中都提到了这个词,“要写出新闻,新闻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刘晓程老师不厌其烦地给学生强调写稿的新闻性。“新闻的开头一定要有新闻!不能把背景放在前面!”
 
“现场!”——赵爱莲老师在一开始就为学生提炼出来微信视频采访的四个技巧,其中就强调了要“问出现场,问出故事”。在修改郭昕诃的稿件时赵爱莲老师再次强调了“精心构架,用心呈现真实的故事。”
 
“细节!”——学生王曈的稿件上传到群里后,张华老师问她,“跌破?到零下?是某几个小时在零下?还是24小时都在零下?”张华老师会认真对待稿件的每一个细节,他认为“文字要规范,落在纸上时严肃的、庄重的,是需要负责的。不能随意。”
 
“好,你们经过了采访,自己决定。”
 
“再检查一下发稿格式!”
 
“我们写的是‘人’,不仅仅是写‘稿’”。
 
……
 
“不求稿子长,也不要求发稿多。关键是写一篇顶一篇,写一篇有一篇的收获!”刘晓程老师在总结一天的稿件修改时在群里发来这样一句话。
 


“1个标题,反复改了1小时”





“好呀,好呀!你太赞!”韩亮老师在群里回复刘晓程老师。顾一诺小组的稿件《杨尚儒:“疫情期间,我们的心理陪护是24小时全天候”》定稿后,韩亮老师还是觉得不够到位,于是询问刘晓程老师的想法。“这个标题可否改成如下——杨尚儒:疫情心理咨询请打12355,我们24小时陪护。”刘晓程老师给出了修改后的标题。

标题是修改稿件的首要项,韩亮老师一直强调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你是说标题改一改吗?你改一下,我想不出来合适的了!”刘晓程老师面对学生王祎昕的《手绘咖啡:让防疫一线不再寒冷》的文章标题也犯了难。

赵爱莲老师提出改成《兰州抗疫:90后老板娘送出300杯手绘咖啡》,而韩亮老师提出改成《90后手绘咖啡送给防疫一线》。“用这个,用赵老师的。”韩亮老师@王祎昕。赵爱莲老师赶忙提醒王祎昕,“用这个标题就要把正文中的小标题改一下。”几乎在同一时间,“把大标题和第一个小标题对调一下,或者把第一个小标题再改一下。”刘晓程老师也提醒着王祎昕。

“我对300杯还有点儿想法,毕竟还在送……”刘晓程老师修改完标题后又在群里提出自己的思考,“让作者自己定吧!”
 
“他们自己采写的更清楚,自己定。”赵爱莲老师回应刘晓程老师。
 
“你们自己定,我尽力了。”韩亮老师又给王祎昕的标题提了一些建议后这样说。
 
“越来越啰嗦,赵老师那个就很好!”刘晓程老师在说完自己改不动了,眼睛花了之后还是忍不住参与讨论。
 
王祎昕在三位老师热火朝天的讨论中,回复了她的想法,“老师们,我偏向于《兰州抗疫:90后老板娘送出300杯手绘咖啡》这个标题。”
 
“我那个也可以的。只是把300杯放在小标题里。我不想突出300杯,但是从传播看,90后送300杯咖啡肯定吸睛。”刘晓程老师说。
 
“你那个不再寒冷,有歧义。”韩亮老师回复刘晓程老师后,又让王祎昕把标题里的“300杯”去掉。
 
过了一会儿,韩亮老师又和王祎昕说,“我又读了一遍,刘老师那个更好,用他改的那个。我又念了好几遍,读懂了。”
 
“你胜利了。”韩亮老师@刘晓程老师,在10月26日21:26分,稿件的标题终于确定了。
 


最美的话不是“我爱你”,而是“定稿了”





“其实时间还是很仓促的,大家都没有在线下做一个深度的碰撞,但是出稿的速度非常快。从出稿的速度和质量来看,是很专业和靠谱的。”陈百策编辑说这次报道受到了很多媒体的关注,“我把稿子给他推荐过去之后,紧接着就是开始挖人的。”
 
“新闻记者的泪最宝贵。”韩亮老师在学生王祎昕的朋友圈留下这一条文字。王祎昕小组的稿件《“90后”女孩儿送手绘咖啡温暖抗疫一线》在10月26日23:46分终于刊发。
 
这是一篇急稿,王祎昕的这篇稿件原本打算在21:00前发布,她在19:11分上传了初稿。20:06分刘晓程老师给出了修改的意见,为了不耽误发稿,王祎昕在20:40分上传了修改稿。谁想到,稿件的标题挑起了韩亮、刘晓程和赵爱莲三位老师的业务碰撞。经过三位老师的切磋,稿件的标题终于确定了。
 
在王祎昕修改标题的间隙,微信群里又炸开了锅——这是一次一波三折的定稿故事。张华老师针对“老板娘”“90后”等一些小细节提出了修改建议。22:16分,每一句回复都添加了哭泣表情的王祎昕定稿了。韩亮老师问王祎昕,“你是不是:低头不语,忽然狂笑——啊,定稿了!”
 
哭泣的表情是每一个改稿的学生常用的表情。学生白富宙在定稿之后和韩亮老师说,“我昨天只睡了4个小时。”他也附带上了一个哭泣的表情。白富宙聊起改稿的经历,“哎,太难了。我们的采访过程缺少一些细节,改稿时磕磕绊绊的。消毒水的颜色也没有注意到。唉。”
 
学生刘晓敏采访的是奋斗在抗疫一线的街舞从业者,她在凌晨00:04分上传了稿件后,经过了40分钟的指导,韩亮老师说,“你们修改,迅速定稿,我等着。”刘晓敏的组员王欣怡6分钟后上传了修改后的稿件,“哇,街舞速度。”韩亮老师忍不住夸赞。
 
“我改不动了,死了死了。”于新新在张华老师又一次给稿件提出修改建议后,面对着文档里时不时闪烁的光标说,“就这里,你说怎么改?”她的组员牛可心在一旁看着稿件沉默不语,良久,牛可心说,“要不然……”。修改完后, “发吧。”于新新叹了口气,把稿件上传到了采访群。于新新和牛可心俩人时不时看看手机,偶尔又打开稿件检查。
 
“可以了,赶紧定稿吧。”韩亮老师在群里回复于新新。
 
10月24日23:55分,第一篇稿件《王明:90后“兰州的哥”争做抗疫志愿者》定稿。
 
……
 
11月1日22:59分……
 
“可以了,定稿。”
 


“让那些‘小人物’留下‘了不起’的回忆”




 
“让那些‘小人物’留下‘了不起’的回忆”
 
学生肖枭在采访结束后,在整理手机里的录音时意识到自己的采访是有必要的。“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人,做着力所能及的事,也毫无怨言,他们自己的抗疫精神同样难能可贵,但他们的故事却无人知晓。采访,是有必要的。”
 
“她跟我们说,‘以后有机会可以再跟你们多讲讲这些故事。’我心里说不上来的感觉,但那时候就有一个非常强烈的想法——马晓菲应该被大家知道。”学生张成祜的采访对象马晓菲的小儿子患有自闭症,她因为自己的小儿子接触到了公益这一行业,加入青年志愿者协会,如今她奔波在抗疫的志愿活动当中。
 
“触动我的点就是他那种平凡人身上暖心的细节。”学生马源英说了这样的一个故事。他的采访对象王明是一位出租车司机,王明无偿接送了一名乘客后,他拒绝了付车费的请求,那名乘客却给王明买了一些吃的放到车上。“其实车费可能就是十五六块,但是乘客放的东西就值三十多块钱。就是平凡人身上的质朴最打动人。这是我觉得我采访最必要的那一刻。”马源英说完,朝笔者点了点头,“就是这一点。”
 
学生王曈第一次尝试线上采访,她的采访对象因为在做抗疫志愿活动,采访断断续续,好几次采访时她的采访对象不是在车上就是在小饭馆里。“没聊几句就又有任务。他们生活的小细节通过镜头实时呈现在我们面前,很真实。同样,真实才能打动人。”
 
心理咨询志愿者是市民情绪的泄压阀,但其实他们也有难以排解的压力,他们的故事却很少被人关注到。学生王玉洁所在的小组报道的就是这些心理咨询志愿者。王玉洁把录音稿整理成文字形式后,文档上显示有11088个字符。在10月25日2:05分她在小组群里上传了这次采访录音的最终稿。“采访内容有点多,我边听边取舍也只从11088字删到6892个字。”
 
学生刘晓敏看到朋友圈里很多街舞者去各个社区做志愿活动,于是她主动联系了这些舞者进行采访。很多人对街舞工作者存在误解,但实际上刘晓敏采访的舞者也是在非常认真地去做疫情的支援活动。“我希望大家通过我的采访可以看到街舞工作者不一样的点,他们也在用舞蹈表达一些积极的东西,而这也是被采访者一直在强调的东西。”
 
“西北虽偏,兰大百年坚守;学子力单,笔下愿现百态。”于新新被问及参与这次活动的原因时,在微信上发过来这些语句,“身处疫情之中,那我就要做一个能做事的人,哪怕只是让那些‘小人物’留下‘了不起’的回忆。疫情之下,没有人是“小人物”,每个人都是大人物,每个人都是大英雄。”
 


“你们的采访很真实,很鼓舞人”




 
梁尤军小组的稿件《“不光是我一个人,我们是雷锋车队”——“兰州的哥”马贵东抗疫记》在今日头条上发布后,他立刻转发到了马贵东采访群里。过了15分钟,马贵东发来一句,“写得那么好,辛苦你们了。”
 
闫雪婷在微信群里回复马贵东“不辛苦,感谢您!”回完这个消息,闫雪婷准备把文章发到朋友圈里,但是文案写了又删。11:22分,她确定下了文案——“感谢这些疫情中的最美逆行者,医护人员们回家的最后一公里,就拜托你们了!”
 
陈文卓把刊发的稿件《“我们就要在这个时候站出来” ——记兰州市第三客运公司保养车间青年突击队抗疫群像》发给其中一个采访对象代云鹏后,代云鹏回复陈文卓,“可能我们没有说全面,但师傅们和队员们都很努力也很辛苦,非常感谢你们。我们也会如你们书写的那样,兢兢业业把好疫情大关,一起加油。”
 
“你知道吗?我写稿的时候,哪怕是定稿了,我就是很紧张。一直很紧张。我怕我写的稿子没有把故事记录下来。”马源英得知采访对象的认可后说,马源英不自觉抬起了手,说到“紧张”两个字时,左手握住了右手。
 
 “我希望成为他愿意相信的人。我的稿件不单单是我在写,是我和我的采访对象麻晓彬共同完成的。”崔林欣聊起稿件发布后的故事这样说。
 
10月25日20:09分,韩亮老师在采访群里和陈百策编辑沟通一个新的采访题材——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寻找第一个病例轨迹的故事。省二院的一个工作人员在互联网上看到了兰大新闻学子的兰州抗疫系列报道,主动联系了电视台,希望兰大学子也可以采访他们。“他们觉得我们做的特别贴地气,特别活泼,特别新鲜,特别真实。这是真实有力量的采访报道。”韩亮老师说起此事颇感自豪。
 
陈百策编辑为学生的稿件发布联系了很多平台,时不时会在采访群里发布几条转发了学生稿件的新平台的链接。“新闻它要有故事,有温度。在这次疫情期间,像这些大背景下的‘小人物’所做的努力,你们做到了鲜活的记录。”
 
面对这样的赞扬,肖枭发过来一段话,“写的不够,远远不够。不够好、不够贴近,埋头写的只是被采访者的闪光,抬头才发现身处低谷,没看到人家的山巅。”



我们做到了“兰大人的担当”





 “看到群里师生深夜讨论选题,甚至为一个标题反复讨论几个小时,确实很感动,这正是兰大新闻人的真实写照。”学院党委副书记周兆瑜肯定了这群能打硬仗的学生。
 
周兆瑜副书记在微信上看到韩亮老师的朋友圈后,当即拨通韩亮老师电话,详细地了解了这次特殊的采访活动。“抗击疫情,新闻学子不能缺席,虽然不能到一线,通过线上方式采访报道抗疫一线工作人员,用生动的故事展现抗疫信心,用鲜活的事实传递社会责任和力量。”
 
“一看见有选题报道的是公安和消防人员,我就和组长商量,我们一定要写这个!”牛可心来自河北石家庄,去年石家庄出现疫情的时候她正处于新冠疫情的中心区域,执勤的公安人员在零下的帐篷里24小时无休站岗。“你知道吗?帐篷里的桶装水都结冰了,我一直记得。所以这次我来写。”
 
“像麻晓彬这样的人,他不只是一个。作为一个新闻学子来说,我必须让更多人来看到他们的故事。”崔林欣在采访麻晓彬之后体会到了作为新闻学子的责任。“他们在做志愿,我们在做报道。”在二教的共享学习区,崔林欣笔直地坐着,看向远处,“我希望让别人看到的一些事情。”
 
“大部分时候新闻学子除了写课堂作业,哪有经常写文章的?而这一次就检验了我们采访写作的能力。在这一刻,你就能深刻体会到当年武汉疫情期间的新闻工作者有多不易。”梁尤军在这次系列报道中进行了3次采访,在回忆这些特殊的采访经历时把兰大新闻学子比作了“冲锋在前的新闻尖兵”。
 
谈到新闻人的责任时,学生张成祜发来一段文字,“我觉得新闻人天生就是应该担负着一种道义。我们在甘肃需要我们的时候去做了一个这样的疫情报道,这就是‘肩挑道义’的最好体现,我们就是做到了兰大新闻人的担当。”
 
兰州大学外聘教授、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生导师陈响园老师在得知新闻学子正在进行的活动后,在韩亮老师的微信中留言说,“新闻人必须具备的职业冲动:但凡有家国大事发生,必须像战士期待冲锋号角那样,全身亢奋,时刻准备满血投入战斗。家国有难,责无旁贷!”
 
这些年轻的学生通过一块块小小的屏幕,与不同的抗疫人物交流,倾听不同的抗疫故事。或许就像是学生谢文新所说,“选择参加这次活动,是希望自己虽然不能像那些奋斗在疫情一线的人们那样,守护着一切,但我可以用自己的绵薄付出,默默地守护身边的点滴。”
 
正如周兆瑜副书记说的“疫情期间,新闻学生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通过别样方式来宣传报道抗疫一线的先进人物和事迹,突显了新闻学子的使命担当。新闻采访本身就是一堂生动的鲜活的课堂,感人故事也触动了新闻学子的内心,感受到了责任,坚定了新闻理想。”
 
截止11月7日,从10月23日开始的15天个日日夜夜,43名2021级的专业硕士研究生共采访志愿者45人,完成并刊发稿件30余篇。



END
“我们的担当,我们的战场”——记兰大新闻学子报道兰州抗疫故事
编辑:暖小团

校审 | 王树林、牛小忆

来源:共青团兰州市委


“我们的担当,我们的战场”——记兰大新闻学子报道兰州抗疫故事

点亮“在看”,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转载请注明来自珩基自动化,本文标题:《“我们的担当,我们的战场”——记兰大新闻学子报道兰州抗疫故事》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Top